top of page

2019年创新中国大会于2019年10月1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初创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跨国公司的150多人参加了演讲,圆桌讨论和社交活动。“创新中国”系列会议是由上海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会和遨问创投每年组织的公益活动,旨在促进对硬技术的投资,鼓励东西方之间的对话,并促进开放式创新和开放式创业。这些会议是由上海三菱商事公司赞助。

 

国泰君安证券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新成立的中国科创板的最新上市过程和做法,截至2019年9月30日,科创板已收到160家公司的申请,其中大部分为材料或制造企业。

遨问创投的管理合伙人周敏博士主持了关于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投资环境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包括普华永道高级合伙人和北京创新研究院(BICI)投资的首席执行官。他们一致认为地缘政治对投资环境影响很大,中国对美国的跨境投资在2019年已大大减少。与此同时,这种不确定性正在推动中国投资重点从低端走向高端的健康的结构性转变,高科技,高增长行业,硬科技,制造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巴斯夫创新园区副总裁Stefan Bruening博士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巴斯夫创新园区,并举例说明了巴斯夫向市场推出的最新创新产品。巴斯夫功能材料新市场和企业孵化部负责人Yoshiyuki Kashiwagi先生随后致辞,重点介绍了巴斯夫功能材料在与领先的行业参与者通过材料创新和新兴企业建立新商业机会方面的成功案例。

 

由巴斯夫,汉高,沙特基础工业和中国三峡新能源投资集团组成的企业风险投资(CVC)圆桌讨论了各自机构的最佳实践,给被投企业的增值服务和各自关注的投资领域。大家一致认为企业风投关注的前三大标准是:与母公司业务部门的战略契合,知识产权的价值以及初创团队的能力。同时企业风投能给创业企业带来的三大价值是对行业的前瞻认识,技术验证和市场资源。

 

遨问创投的执行合伙人Patrick Berbon博士分享了遨问创投对于硬科技投资的一些看法,指出新材料开发需要很长时间,而B2B销售周期很长,因此在材料相关行业进行投资必须要有长时间跟踪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才能有的历史感。 Berbon博士还分享了遨问创投如何通过经验丰富的合伙人,全面的数据库,专业研究以及与历史悠久的五百强企业伙伴合作来建立历史观。展望未来,Berbon博士还分享了遨问创投在未来十年中最关注的主题,包括可持续性,电气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此次会议的特色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先初创企业。这些行业的领导者介绍了他们的公司,分享了他们对行业地位,驱动因素和挑战的看法,并描绘了他们对未来的愿景。演讲包括:

  • 中国顶级光致胶公司科华微电子的技术总监李斌博士分享了中国光刻胶产业的发展需要原材料和设备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 协鑫纳米的首席执行官范斌博士分享了协鑫纳米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达到16%,并正在建设一条100 MW钙钛矿电池生产线,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投入生产。

  • 燃料电池电堆公司氢璞创能的首席执行官欧阳洵博士认为中国制造的单电池氢燃料电池性能与世界领先产品一样好,但是中国公司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更多的路试,并扩大自动化制造规模。

  • 中车新能源的资深科学家于学文博士分享了中车新能源在开发的结合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优势的电容式电池,用到需要兼顾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市场。

  • 海狸生物首席执行官任辉博士表示体外诊断(IVD)市场在中国过去10年以复合年增长率(CAGR)> 18%的速度已增长至约100亿美元,海狸生物为高增长的市场提供高性能的纳米磁珠。

  • 灰度环保董事长柴爱娜女士介绍了灰度通过可重复使用的外送箱,为电子商务平台节约成本并减少浪费的业务模式。柴女士呼吁材料公司提供在宽温度范围内稳定,防水密封且易于清洁的解决方案。

  • 电致变色玻璃企业Furcifer Inc.首席执行官周炎博士表示,高成本一直电致变色玻璃推广的最大障碍,Furcifer的基于电致变色聚合物的生产路线可将成本降低多达80%

  • 美国Flex Lighting首席执行官Mike Casper介绍了具有颠覆性的基于薄膜光导的反射LCD前照明解决方案,这种光导方案使反射型LCD也可以在弱光条件下使用,从而解决了反射型LCD的关键难题。

  • 会议还听取了硅谷企业Zipline Medical中国区负责人陈学雷分享的把中国市场建成为Zipline Medical第二大市场的经验,包括建立本地的团队,拓展市场,建设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等。 

会议宣布将于2020年10月16日在上海举行创新中国2020论坛。

patrick talk 5 copy 2.jpg
Group photo 1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